發表文章

上海Day94:夜上海

圖片
夜上海夜上海 你是個不夜城 華燈起車聲響歌舞昇平 歌詞裡的上海夜晚似乎是人聲鼎沸,摩肩擦踵,所以前幾天聽朋友講浦西沒有夜生活,著實吃了一驚,很多初始打著營業到凌晨的店家,後來都縮減營業時間去配合地鐵的末班車,反倒是浦東有另外一種生態,因為地廣地鐵稀,所以有點像台灣的中南部,民眾搭公交不方便,不是騎車就是開車,相對的,就不需要配合地鐵的收班時間,可能是浦東發展夜生活商圈的契機。 那這些過著夜生活的人,真的是想像中的那些紅男綠女,過著杯觥交錯的迷茫生活嗎?我看到一篇文章分析大眾點評裡的資料,整理出夜店占比前幾名是網吧,KTV,洗浴,吃喝,棋牌...夜店分在玩樂欄目裡,只佔7%,看著資料,會覺得上海的夜晚充斥著一股宅味,或者是大叔的臭味。 不過再看另外一張營業時間圖表,那些大爺喜愛的洗浴和棋牌(麻將),在午夜前就結束了,只有網吧,玩樂和KTV可以堅持到凌晨兩點,然後惟有網吧可以做到全日無休,所以宅男宅女們,除了佔據上海的夜,還佔據了上海的白天,是活動力最持久的一群。 大眾運輸會影響居民的生活習慣,反過來居民也會讓大眾運輸去配合他們的需求,上海的地鐵部分線路星期五與六有延長營運時間,約比平日延長一個小時,也就是從十點半末班車,延長到十一點半末班車。 然後常用的高德地圖,並沒有同步到延長時段的班次,所以這星期五聚餐的時候,地圖上顯示已經錯過末班車,讓我們只能加價去叫車回家。 還有一件驚人的事,上海銜接浦東機場與龍陽站的磁浮列車,首班車約六點半,末班車為近晚上十點,對於機場交通來說,營運區段短的驚人,上次夫人就一早打車到龍陽站,想磁浮十分鐘快速到機場,結果,太早到站,磁浮根本還沒開始營運,真是從血的經驗裡去了解這個城市的常態。

上海Day90:攝影講師

朋友在昆山的公司最近買了相機,打算讓電腦編程專業的美編來拍產品照,只是出來的成品差不只一個強人意,所以就找我過去,對他們家的美編小楊進行教育訓練。 風塵僕僕拉著我的一箱攝影工具到達昆山南站,朋友再開車接我到公司,開始維持兩天的密集課程,拍攝地點是位於頂樓的一間閒置房間,拉開會脫棉絮的背景布,把產品擺在上面,通常小楊就這樣拍了。 問他目前拍下來都是什麼問題,他說是產品拍不清楚,產品的邊邊角角都糊糊的,決定從最基礎的光圈,快門,ISO還有相機上面的功能開始講起,讓他了解決定景深的元素,以及之前在巴黎Spéos上課學到的棚拍流程:ISO固定100,快門固定1/125,尋找適當的對焦平面,合焦後,再慢慢縮減光圈,直到整個產品邊緣都清晰為止。 當然因為這不是棚拍,所以流程有些微調整,讓他自己實拍嘗試了幾次,再到電腦裡看檔案,只是Sony相機的RAW檔,他的PS無法開啟,我搜了一個小程式,請他去下載,結果他卡在一個英文頁面就向我求救了!讀到大學,然後英文不認識他,我也是醉了。 當晚住在附近一晚兩百價位的連鎖旅館,打開房門,門縫下塞了一張色情小卡,正反面清涼妹子,隨附聯繫電話。 翌日在全家等待會合時,想說用夫人的索迪斯餐卡買杯咖啡,結果只是從上海離開到昆山,全家的機器就無法讀取,不知是系統沒有連線,還是夫人的餐卡只能上海限定。 到達公司繼續一天的課程,昨天試了自然光的拍法,今天試著自製商品台,把箱子三面開洞,沒有描圖紙,這種透光性比較好的,只好用A4紙去把洞黏起來,結果當然是失敗了,透光極差,不過帶來的五用反光板倒是派上用場,用透光層搭配閃燈,可以明顯看到柔化的光線效果。接著就用我的機器搭配閃燈,從不同的角度,搭配不同的控光工具,去試,去看,不同的光效。 兩天時間下來,雖然有器材和環境上的限制,但是至少小楊有掌握到基礎的觀念,知道要如何嘗試,失敗了再換另外一種方法,不過假如他只是把拍照修圖這件事,當作老闆交代的一部分,一切從簡,一切從速,很可能過沒多久,就被打回原形。 By the way,雖然公司是在昆山,但是小楊既不是昆山人,也不是周邊城市的人,他是湖南人,在外地工作並不奇怪,讓我驚訝的是,他在外地工作,只能不到四千人民幣的月薪!那他在湖南拿到的是怎樣的薪資?!

上海Day81:小龍蝦趴踢

圖片
最近買菜的網頁上推出小龍蝦的專場,想說季節到了,就號召一群饕友來嘗鮮。 小龍蝦用保麗龍盒寄達,裡面擺了水草和保冰袋,廠商還強調盒內死兩隻,包退。 打開盒子,小龍蝦還活蹦蹦的亂跳,我用筷子夾起,丟入滾水中,清洗順便燙熟,重覆這個動作幾次,完成。將買來現成的調料入鍋,加入小龍蝦,啤酒和水悶約半小時入味,再將剩下的調料入鍋,即完成一鍋小龍蝦料理。 整個過程最困難的部分,是要克服內心的障礙,將活生生的小龍蝦入鍋川燙。 饕友陸續到家,分別帶了啤酒和定了網路到府的白酒,怕小龍蝦雜食有汙染問題的話,避開龍蝦頭部不吃即可,因為小龍蝦雖然生存能力極強,但能在水質好的地方生長總好過網路上傳言的臭水溝,尤其是當在大量養殖的情況,還有外銷的銷量與其他國家的檢驗,真的不需要對小龍蝦的衛生問題有太大的疑慮。 饕友之間背景比較接近,都是世界上闖蕩的工薪女子,話題天南地北百無禁忌,Jeanne原來是BU的校友,認識巧克力好友,上次見面還在面試新的工作,這次見面已經找好房子,準備上工。Jatty則還在等待瑞典簽證,等簽證完成,就要去瑞典愛相隨,安馬克到時候你們又多了一枚酒友。

上海Day80:訪客第一名

圖片
這幾天堂姐來訪,這是自從我們在異地生活之後,她第四次來找我們,前三次,我們在法國,第四次,則是在上海,而且馬上約好下次過來的時間,算是目前來我們家短居的訪客第一名。 之前在法國的時候,每次她過來都是整箱台灣的泡麵零食醬料,自己帶個小包裝些隨身的物件,到了上海,就少了托運的體力活,畢竟在上海要買這些台灣的東西,雖然價錢稍高,但總是買得到的,倒是她在過來前在淘寶上買了一堆運動服,七八單不同的賣家,只要人民幣六百多,而且都順利的在一個禮拜內到貨收件。 這幾天就跟著她到處走走,因為這是她第一次到上海,所以都是走些經典景點,像是很像台灣老街的豫園,九曲橋我們對橋下養的烏龜比較有興趣,因為夫人對烏龜有愛,所以拍了烏龜給她看,走到城隍廟,看到進去要門票10人民幣,就直接轉往下個景點。 走到外灘,因為這幾天正好是黃色高溫,路上行人稀少,比較有趣是外灘有一隻牛的塑像,它前面有一把陽傘,傘下站著保全,這保全的工作就是和牛對望。中國真的人口太多了,會有很多讓人驚嘆的工作崗位,還看到一個小公廁,男廁和女廁中間有個小窗,小窗裡坐個阿姨,當她跟孩子講自己的工作時,是要說我在某某公園的公廁裡面工作! 從外灘延著南京路步行街走到黃河路,吃了佳家湯包,再去對面吃了小楊煎包,不愧名店的名聲,雖然煎包稍焦,但內里湯汁濃郁,不注意一咬,湯汁四濺。 隔天一早去田子坊走走,這個商圈發展相對成熟,有很多可以逛的小店,而且較豫園精緻,在狹窄的巷弄之中,少了統一門面造景的老街感,卻多了一分自己獨特的風味,算是願意隔段時間再訪的商圈,離開後,就沿街隨意漫步,經過思南公館,這是上海獨立花園建築群,屋子的入口極有特色,像是經過哈哈鏡拉長的樓梯和拱門,進去其中一間書店,出來後發現原來是馮玉祥的舊宅。 再往前走一小段路,就是孫中山故居,因為博物館日的原因,入場免費,一棟是紀念館,裡面的鎮館之寶是他的配劍,有趣的是,時人會互寄自己的照片,這算是當時的一種交友邀請嗎? 隔壁棟則是孫中山的住宅,進去需要穿上塑膠鞋套,可以看到當時的居住場景,因為宋慶齡在中國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地位,我想住宅應該受到妥善的照顧,沒有經過破壞。 離開後走到臻選星巴克旗艦館,結束一天行程。 星期六中午去吃了米其林一星的大董烤鴨

上海Day77:上海,機遇之城

今天和在臉書上徵求攝影師的Peter碰面,他是很小就去加拿大的台灣人,因為同學在上海發展,說這裡的機會很多,所以他就過來看看,看了之後決定先找個在地的工作熟悉環境,差不多兩年的時間,他決定自己出來創業。 創業的項目,跟他本來在經營的影像部落格相關,因為他自己是個饕客,常常覺得網路上找餐廳,常常評價好的餐廳,自己吃後大失所望,而且在網路上看菜單也只能看到照片,對於吃餐廳這件事情,就像是去算命一樣,師傅跟你說一套,但到底如何?還是只能自己體會。所以他除了自己花錢去試吃,去拍攝外,他想到要跟餐廳談影像菜單的合作,藉由一道菜15秒的影像,讓消費者可以更了解一道菜的製作,而不是只看到不知名網友的好評和照片。 相較之下,在台灣的傳播從業者,看到的還是比較傳統的路徑,接案,有很多案源,自己接不下來,做個傳播公司,和員工繼續接案。 無法創造新的需求。

Day76:空中瑜伽

圖片
繼上周二做完瑜伽夫人酸痛了幾天之後,這星期二繼續安排瑜伽行程,這是我們兩人第一次嘗試空中瑜伽。 教室在離家較遠的小區,騎腳踏車過去約十分鐘,位在大寧財智中心,上次瑜伽主心的小區叫做久合201科技園,看來中國人取名都很愛跟錢跟科技相關,馬上聯想到台灣到處可見的科學園區。 教室沒什麼裝潢,有個小哥坐櫃檯,用拉門隔出兩間教室,一間空中瑜伽,一間地面瑜伽,課程上除了常見的流瑜伽和陰瑜伽,這邊普遍多了理療瑜伽,瘦身瑜伽,這種功能性很強的瑜伽課程。 第一次上課,原來空中瑜伽也不是一直吊在繩子上,很多動作是利用繩子在做伸展與拉伸,簡單說就是把繩子當作輔具,輔助一些動作的完成,到了後段才有跨上繩子的動作,一開始會有點害怕,這繩子晃啊晃的,想說我站上去,繩子會斷嗎?結果沒事,只是晃啊晃的,真的會有些微暈車的感覺。 在繩子上雙腳掌靠合,指向地板,開跨,雙手後彎抓繩,下彎,雙手撐地,放手的霎那,心中微驚,老師一旁輔助同學,完成這個動作,維持這個空中下犬式數分鐘,真的有跨部舒爽的感覺,只是雙手要從地板回到繩子的時候,我就只能靠老師的協助了。 課後,夫人跟老師詢問為何會頭暈,找出可能是太緊張沒有正常呼吸的原因,兩人當下95折辦了30次卡,共3600人民幣,一堂課平均120元。

Day74:我,唐吉訶德

圖片
第一次在上海看音樂劇,選了一齣改編中文版的唐吉訶德,想說至少在原著音樂劇得獎無數的基礎上,能夠有比較好的起點。 音樂劇是在人民大舞台上映,兩層樓的座位,儘管坐在二樓最前排,但是前面護欄剛好擋住視線,要趴在護欄上,又需要一直呈現瑜伽的伸展姿勢,座位老舊,只要稍微挪移,就可以聽到它的哀號,表演途中,門居然開了數次,而且只要一開門就見光死,單層的門,根本沒有遮光的打算,整個過程不斷受到各式干擾。 回到音樂劇本身,整體的感受是吵雜,演員的個別唱功都不錯,但是夫人說他們沒有統一成一種唱腔,有人是音樂劇唱法,有人是聲樂唱法,尤其是女主,她是妓女的腳色,可是用控制極佳的聲樂唱法,就顯得突兀,她的角色應該要用更放蕩的唱法,才符合角色的個性。 回家後上網找到不少版本,比較之下,中文版的舞蹈方面刪減了很多,除了刪減了整段的阿拉伯舞外,很多時候背景的演員都很類型化,不斷的重複相同的動作,這也是音樂劇困難的部分,對演員的要求除了會唱,還要會演和會跳。 像是夫人頗欣賞的一段,女主被眾客人毆打的橋段,每歐打一下,就用紅色的燈光線條在舞台上掃出一個線條,用抽象的方式去呈現這個暴力的場景。但是有趣的是,在西方的一個版本裡,它呈現的不只是暴力,還有性侵,除了用繩子將女主的手腳綁住外,用舞蹈的方式去呈現性侵的場面,某些時候甚至還有荒謬的喜感。 而這所謂的性或者說是性感,常常也是中國作品裡所避諱的,西方的性侵,到了中國版就成了純粹的暴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