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Day36:薪水條


上海待了一個多月,夫人終於領到第一筆薪資,這裡和台灣不一樣,個人的所得稅金是一次直接從薪資裡扣除,所以也沒有像台灣在報稅時,從6%預扣稅金裡,多退少補這回事。

計算方式有點複雜,所以直接用20000元薪資來試算一下:因為每家公司對外國人和稅務機關的協議不同,所以會有不同比率的免稅額,只是這免稅額需要憑特定發票,才可以使用,就當作免稅額是30%,而且能提供20000x30%=6000的發票來計算。

20000(薪資)-6000(免稅額)-4800(外國人扣除額,如果是中國人是3500)=9200(應繳納稅金的薪資)
然後再對應工資、薪金所得適用的累進稅率及速算扣除數表
級數 全月應課稅入息實額(應評稅入息減去扣除及免稅額) 稅率(%)速算扣除數(人民幣元)
1 不超過1,500元的 3 0
2 超過1,500元 - 4,500元的部分 10 105
3 超過4,500元 - 9,000元的部分 20 555
4 超過9,000元 - 35,000元的部分 25 1,005
5 超過35,000元 - 55,000元的部分 30 2,755
6 超過55,000元 - 80,000元的部分 35 5,505
7 超過80,000元 45 13,505
9200位於第三級,所以:
9200x20%(稅率)-555(速算扣除額)=1285(應稅額)
最終實際拿到的薪水是:20000(薪資)-1285(應稅額)=18715
約10%左右的稅金,看起來似乎不高,但是這其中少了中國人需繳稅的五險一金,通常會佔薪資的11%左右。
假如是30000薪資,需要30000x30%=9000發票抵稅
需繳納稅額:3045
實拿薪資:26955
假如是中國人,少了30%的發票抵稅額,採用3500扣除額
應扣稅額:5620
實拿薪資:24380
若是再將五險一金以11%套入算式:
應扣稅額:4795
實拿薪資:21905
中國人最終拿到了約2/3的薪資,但是他們多了養老/醫療/工傷/失業/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。
公式如下:
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
应纳税所得额 = 工资收入金额 - 各项社会保险费 - 起征点(3500元)
应纳税额 =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- 速算扣除数
说明:如果计算的是外籍人士(包括港、澳、台),则个税起征点应设为4800元。
個稅計算器2018:
http://www.gerensuodeshui.cn/
所以將來扣除了以3%買的租屋發票後(夫人同事還有買到5%的發票),還要繼續收集外食餐廳的發票(買食材的發票不算),還有洗衣服的發票。

留言